冬天「多久洗一次澡」最好?「這4個時間」絕對不要洗

  • 2024-12-12 14:50

最近氣溫一天天降低,能洗個熱呼呼的澡,再鑽進暖暖的被窩,再舒服不過了!然而,不少人洗澡時,都在不自覺的情況下「犯錯」,把「養生澡」洗成了「傷身澡」,究竟,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好呢?

洗澡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皮膚清潔和健康,而皮膚狀態又和每個人的生活方式、健康狀況、個人喜好甚至地方文化有關。過於頻繁地洗澡,尤其是錯誤的洗澡方式,確實會有一些風險,比如去除皮膚的自然油脂,引起皮膚乾燥瘙癢,嚴重的時候還會起濕疹。

以下四個時間點,請注意!並不適合洗澡:

1. 空腹或飽餐後:此時洗澡會影響消化,造成心臟和腦部供血不足,空腹洗澡容易引起低血糖。

2. 飲酒後:由於酒精刺激,酒後洗澡會導致血管擴張速度快,形成低血壓,人很容易頭暈、站不穩。

3. 運動後或過度疲累時:受到熱水刺激後,身體容易缺氧、缺血,心臟受不住,甚至會有意外。

4. 發燒未退或注射胰島素:此時洗澡既可能引起嚴重寒戰,又會引起低血糖、頭暈和體溫劇烈變化。

想洗得更健康?要注意這五點:

一、水溫不宜過高

記住「宜溫不宜熱」,最合適的選擇是溫水、而不是熱水。《中國皮膚清潔指南》指出,洗澡的水溫可以皮膚體溫為準,如果是夏季,可低於體溫,如果是現在(冬季),則略高於體溫。具體來說,大概在38至40℃比較合適,42℃或以上就算有點熱。不過這條標準並不絕對,只適合大多數的人。

二、時間不宜過長

冬季洗澡時間最好控制在10至15分鐘,不宜超過20分鐘,洗澡時間過長會破壞皮膚的油脂平衡,且冬季皮膚多半處於乾燥環境,洗太久容易出現皮膚瘙癢和脫屑情況。

三、注意正確洗澡順序

成年人的洗澡方式是先洗臉,再洗身體,最後清潔頭髮,這個順序可最大限度減少心腦血管不適,防止血流不暢,對有基礎病的人群、也比較合適。

四、使用適當的洗浴產品

洗浴產品選擇溫和性質的即可,這類產品刺激性更小,不容易引起皮膚問題。要注意普通香皂、藥皂是鹼性、皂基類的產品,雖然清潔力度比較大,但長期、頻繁使用會增加皮膚負擔,容易損傷到皮膚屏障,引起皮膚乾燥、瘙癢。像皮膚乾燥、濕疹、特應性皮炎、雞皮膚(毛周角化症)、魚鱗病、銀屑病患者,建議不用香皂一類的產品,可改用溫和性質的洗浴產品。

五、關注兒童和老人

兒童的皮膚正在成長中,厚度只有成年人三分之一,頻繁洗浴會加速皮膚乾燥和瘙癢。洗澡水溫建議38℃以下,每次洗澡不宜超過10分鐘,可適當提前對浴室加熱再洗,防止著涼。老年人淋浴時間不超5分鐘,水溫不超40℃,動作不宜過大,有基礎疾病的老人在洗澡時,一定要控制力度和溫度,提前把浴室溫度調高,洗澡後可以喝一杯100毫升的溫開水,要防摔倒,防著涼。
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

Click to show more